![北京常氏鸿图集团行业新闻——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北京常氏鸿图集团行业新闻——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在话题开始之前请先问问自己
工作中遇上你克服不了的难处了怎么办?
从校园过渡到职业人的心态该怎么调整?
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收入不高,该怎么解决生存的问题?
![北京常氏鸿图集团行业新闻——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北京常氏鸿图集团行业新闻——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有一天我看见朋友圈里有人发了一条状态,说十年后你回头看今天这一刻,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那都不叫事,真的。
然后我给他回复说,哪里需要十年?
一年的光景,就足够让你感觉千山万水物是人非了。
经历艰难,记住美好
职场不同于学校,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很多年前我看《艺术人生》里有一期采访了刘若英,朱军问她,为什么你总能给人一种温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觉,难道你生活中遇上难题的时候你不会很气急败坏吗?
刘若英的回答就是,那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很多人都知道,刘若英在出道前曾经是著名音乐人陈升的助理。刘若英在唱片公司里几乎什么都要做,甚至要洗厕所,她跟另外一个助理两人一周洗厕所的的分工是一三五和二四六,另一个助理的名字叫金城武。
作为一个非职场新鲜人,我能想起来的这几年的工作感受也是美好多于不快乐的部分。在此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以前总以为“熬过这一段时光就会好起来了”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一是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答案,所谓好起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二是这个“熬过去”的日子里,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当下觉得困难重重,殊不知其实你所经历的,也正是大部分人正在经历的一切。
所以,你能展现的只有行动和态度
刚进职场的时候,我们要学习基本的职场规则,要尽快熟悉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必要技能,而且要明确一点,大学里学的那些东西,在工作中九成是用不上的。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跟领悟力就是最大的竞争力,当然,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进行心态上的自我调节。这件事情小到我该不该跟隔壁的同事打一声招呼,大到比如直系领导给我安排的事情跟公司的流程规则有冲突,这个时候我该怎么办?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时候你就像一个黑暗中独自摸索的孩子。没有家人,没有老师,没有师兄师姐可以问,周围一群陌生人漫无表情的穿梭于办公室里的走廊过道上,就像电影里的快镜头,你身后的景象千变万化飞速流转,而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停留在原地。
当然从另一面来说,他们也不会因为你做的不对而用力批评你,这种不悲不喜的状态,或者就是所谓的职业成熟人吧。
就是因为这种看似不被认可的状态,你会感觉自己一直做得不好。
与同事而言,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磁场是否相合的感知。于是,你觉得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沟通起来也很吃力。例如申请一个印章、填一个流程审批表……一步步关卡让你觉得就像冒险游戏一样,只是这一场游戏里找不到成就感,只剩下闯关的寸步难行。
每个人都在熬,但你要主动学
可能几年后你才明白这一点,正是这些你当年看起来死板麻烦、密密麻麻的种种规章制度,才是一个新鲜职业人学习到东西最快的教材。因为这些准则都是一年年完善补充过来的,你熟悉的越多,适应得越快,你的焦虑感就会减少得多一些。
很久以前我一直都告诉自己,说熬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但是我慢慢发现「熬」这个字已经不能带给我力量了。
也许坐在你隔壁办公室的领导,他每天需要考虑整个部门的协调状况;那个每天早出晚归的CEO,他需要跟投资人说服各种前景跟趋势,他还需要面对各种错综的媒体关系外加各种其他跟我国有关部门的打交道。
在那些风光背后,充满着无数你看不到的辛酸与付出。
创业比工作委屈
身边最近多了很多出来创业的朋友,以前我觉得这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但是时间长了我也开始辩证的看待这些事情。
那些有想法有思路有策略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不慌不忙一步一步慢慢完善。
而另一部分人,纯粹就是为了那一句所谓的「再也不在公司里干的比狗还累了」就跑出来了,结果在面对公司发展的时候会发现不是几百个难处,而是没有终点的难处。
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已经不光是要养活你自己,还有你手下的一批人。
于是那些他们以为自己曾经向往的「自己当老板多自由」的想法,瞬间就没有了,这个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自由,不过是脚上戴着拷链跳舞的表演者罢了。
我有一位从国企辞职的朋友,他的朋友圈状态每天都是一边给自己打鸡血一边想执行方案,有一天夜里我看见他还在加班,于是我问他一句,你这么辛苦,值得吗?
他的回答是,我一开始就知道,作为一个创业者,你既要有叱咤风云高瞻远瞩的格局跟视野,你也得有一个能弯下腰当宜家搬运工装修办公桌椅,以及种种类似清扫垃圾的农民工心态,否则你就不要来谈创业了。
他还告诉我,无论你是一个创业者还是职业人。你会发现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难题,每个角色都会有对应的难题。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是一个打工的,就让你的苦多一些,那些纳斯达克敲钟背后的重重苦逼,是媒体包装出来的幻象里永远不会写出来的。
不奢求极致,只需慢慢变好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上从来就不会有极度逆袭的事情,那些我们所听到的的从屌丝一个翻身变土豪的事情,大部分是因为媒体的夸大化了。
我的那批老朋友,那个当年请我们吃饭也要看看菜单价钱的男同学,即使如今已经开始创业了,他也依旧是张弛有度的用好每一分钱;那个我在旅行路上认识的,手上已经十几个项目的投资人大叔,他也需要谦逊耐心的在自己的那个圈子里运营更大的一盘棋局。
没有谁比谁轻松如意,不过是用着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当下这一个难题干掉,不过是在错误中积攒经验,让自己下一次的决定多一点胜算罢了。
现在的我,依旧挣扎在职场中,依旧挣扎在生存线上,不过我不会告诉自己「熬过了这一段就好了」。
当然,如果这条路上如果有人与你同心,那么这份委屈可能会变得少一些淡一些,就像朋友圈里说的那一句,和高人聊天,最大的收获不是获得了什么秘诀,而是知道哪些弯路可以避开。
总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明白了这一点,或许我们对所谓「会好起来的」期盼不再是一种极致追求,或者要马上呈现物化的东西,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进步跟慢慢变好。
毕竟,无论在什么样的岁数里,成长这件事情,都是我们灵魂里一辈子的课题。
![北京常氏鸿图集团行业新闻——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北京常氏鸿图集团行业新闻——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